香港专利申请,香港外观设计专利,国外知识产权代理,澳门商标知识产权代理,商标权转让,商标代理,国外商标代理,国外外观设计专利注册,欧盟外观设计专利,国外商标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网文章 > 正文

中國手機專利生態回顧及展望:專業專利運作團隊不可少

手機專利是很專業的業務領域,近期因為國家發改委對高通進行反壟斷調查及小米走向國際市場引發大家關註。
  有朋友說專利是大陸品牌走向海外的絆腳石,甚至有媒體預測即使在大陸一場本土手機品牌之間的專利戰一觸即發,真的如此?
   手機專利是一個品牌擁有核心技術體現,也是歷史地位的象征,當然專利並不能保證一個手機品牌長久昌盛,早期擁有GSM專利的眾多國際廠商已經退出手機業 務,如愛立信、Alcatel、Moto、Nokia等都曾是手機領域輝煌一時的手機品牌,這些公司也都曾為手機產業的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隨著3G興 起,高通作為主要的專利擁有者在專利授權上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也令GSM時代的專利擁有者眼紅,4G時代,隨著中國、韓國公司的崛起,包括大陸的華為、中興、韓國的三星LG都擁有一定數量的專利,LTE的專利擁有者呈分散趨勢,說未來專利的多少會決定一個公司能否成為手機領域的國際知名品牌並不為過,不過如果僅僅在大陸市場經營又是另外一回事。
  一、中國手機生態回顧。
  過去三十年大陸市場經歷了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專利問題也逐步由政府大包大攬轉向市場競爭。
   1998年信息產業部與Nokia簽署合作備忘錄,Nokia在備忘錄中承諾給與大陸手機品牌專利授權的最惠國待遇,雖然沒有明確說明向大陸公司免費, 最終結果是至今只有很少幾家大陸品牌向Nokia支付專利費,當然近幾年Nokia重新向大陸手機品牌提出專利訴求,稍後老杳會說到。
   3G興起,大陸推出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也是政府出面與高通達成默契,TD手機不向高通支付任何的3G專利授權費用,其實高通在正式合同中一直 否認這種說法,因為在高通向手機廠商提供的專利授權合同中也包含TD收費的款項,手機廠商如果認真檢查合同會提出去掉此條款,高通也同意,有部分手機品牌 因為沒有仔細審核合同,TD手機向高通付費也便成為默認條款,當然即便廠商不交高通好像也沒有過分追究,應當說無論Nokia這些年的GSM專利免費還是 高通的TD專利免費都是雙方達成的默契,Nokia及高通從未聲稱放棄對GSM及TD的專利授權收費。
  2010年底,Nokia在上海 起訴上海華勤專利侵權,掀起了在大陸追繳專利費的序幕,至於Nokia為什麽會選擇手機設計公司華勤而不是手機品牌作為訴訟對象,關鍵原因還是希望借助起 訴一個不知名的公司容易獲得法院的公正判罰避免地方保護主義,可惜Nokia沒想到曾經的小公司華勤不僅沒有輕易向Nokia屈服,目前已經成長為大陸數 一數二的手機設計公司。
  華勤為維護大陸公司利益做了很多貢獻,過去幾年華勤利用正當合法手段維護自身權利,已經將Nokia起訴自己八個專利中的五個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正當途徑無效,目前Nokia起訴華勤的訴訟已經打到國家最高法院,預計未來一兩年會有結果。
   20011年-2012年,受Nokia起訴華勤影響,手機中國聯盟代表超過30家手機品牌及設計公司與Nokia進行了長達一年半的專利授權談判,可 惜最終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對於大多數大陸品牌而言,並不排斥與Nokia簽署專利授權協議,不過中國特殊的市場環境難以保證所有手機廠商都與Nokia簽 署協議,部分廠商簽署協議顯然會讓自己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與Nokia專利授權談判破裂後,聯盟與愛立信、NSN等專利擁有者進行過接觸,應當說面臨的難題與Nokia相似,同樣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
  不過Nokia起訴上海華勤也說明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政府在手機行業專利授權中的作用越來越低,加入WTO後政府越來越不願在專利方面表態也是事實,當年愛立信在大陸起訴中興據說前一天剛剛見過工信部部長,第二天便發起了訴訟,可以預見未來手機行業的專利問題最終還是要靠企業自身解決。
  二、中國手機生態現狀。
   應當說至今為止國內手機專利生態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高通之所以去年在專利授權上取得超過80億美元的營收,與其特殊的商業模式有關,據說其中一半專利 授權來自中國,不過據手機中國聯盟統計應當沒有那麽多,真是一半其中也包含了作為加工合作夥伴的富士康繳納的部分,不過即使如此已經令Nokia、愛立 信、NSN等眾多專利擁有者眼紅無比,畢竟大陸手機品牌在全球手機的市場份額越來越高,這也是這兩年這些專利擁有者越來越重視與大陸品牌授權的主要原因, 雖然至今為止只有少數致力於國際市場的品牌已經與這些公司達成一致。
  如果一個手機品牌僅僅將市場定位國內,目前不排除受到海外專利擁有 者的訴訟,就像上海華勤,不過鑒於大陸知識產權侵權的判罰力度較弱,即使最終訴訟失敗,所受處罰也較輕,巨額的訴訟費用及較輕的侵權處罰是阻礙這些海外專 利擁有者使用訴訟解決專利授權問題的主要障礙,大規模訴訟出現的概率並不大。
  當然不排除大陸市場出現攪局者,今年新岸線公司在北京起訴金立專利侵權,新岸線前幾年花費七百萬美元從美國Interdigital 公司購買了一些專利,起訴金立便使用了其中幾個專利,不過像Nokia起訴華勤一樣,新岸線同樣要冒著自己花巨資購買的專利被無效的風險,而且據說新岸線 要求的賠償金額僅有百萬人民幣,對金立的影響並不大,一般而言這種官司即使勝訴也會拖延很多年。
  鑒於大陸特殊的市場環境,一些專利擁有者如愛立信等希望從海外取得突破口,如印度、歐洲,幾年前深圳手機品牌GFive一度占據印度市場手機榜首,也一度成為愛立信的訴訟對象,有朋友說GFive後來的衰落是愛立信訴訟所致,有這方面的原因,不過最終GFive走向沒落與愛立信並沒有直接關聯,主要原因還是公司運作出了問題。
   目前愛立信在印度已經起訴了幾家大陸品牌,不過至今對大陸品牌在印度市場還沒有形成具體影響,訴訟也遠不到結束的時候,今年印度最大的智能手機品牌 Macromax曾經向印度政府舉報愛立信專利授權費用太高也是迫於愛立信專利授權的壓力,整體來看至今為止大陸手機品牌在印度受到的知識產權訴訟壓力比 大陸大一些,不過對業務開展影響並不大,印度整體的環境與大陸也相差不多。愛立信等希望借助印度市場迫使大陸品牌進行專利授權的意願並不太容易實現。
   對於大陸品牌而言受到專利授權壓力最大主要還是來自歐美,健全的法制體系保證了市場的公平,TCL這些年之所以在歐洲順風順水,與收購Alcatel有 很大關系,TCL收購Alcatel也繼承了其與其他專利擁有者的彼此專利授權協議,因此在歐洲遇到的知識產權問題較小,華為則憑借自身的專利儲備通過專 利交叉授權方式解決了專利難題得以在歐洲健康發展,中興在美國市場也取得了不錯的業績,聯想通過收購Moto應當說也拿到了進入歐美市場的通行證。
  如果大陸品牌不進入歐盟市場拓展,短期內受到的專利壓力並沒有那麽大,當然長遠來看對於一家致力進入全球市場的大陸品牌,專利這道坎是必須要邁過的,專利不夠可以購買,一個專業的專利運作團隊則是必須,否則市場空間會受到局限。
  三、中國手機生態展望
  兩個事件會對未來幾年大陸手機競爭的專利生態發生影響:
  1、發改委對高通進行的發壟斷調查。
   據傳發改委對高通的未來處罰中會取消大陸品牌向高通的專利反授權條款,高通在合同中設立此條款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客戶之間沒有訴訟產生,一旦取消,那些擁 有眾多專利的手機品牌如華為、中興甚至收購了很多專利的聯想都會產生專利授權訴求,一旦發改委對高通的處罰取消了反授權,為大陸說及專利戰打開了缺口,當 然這並不意味著專利戰會立刻到來。
  2、最高院對Nokia起訴華勤官司的判罰
  已經持續四年的Nokia起訴華勤案進入尾 聲,真的如果最高院判罰Nokia勝訴,對手機產業的影響會大於發改委對高通的判罰,因為有了Nokia專利訴訟取勝的案例,Nokia再起訴其他手機公 司也便有了案例可循,Nokia也可以逼著其他手機品牌就範。有了Nokia的成功案例,其他專利擁有者如愛立信、NSN等都會如法炮制,真如此大陸手機 行業專利侵權訴訟會蜂擁而至,真正的專利訴訟戰也會拉開序幕。
  手機廠商為手機專利付費是保護知識產權的必要也是必須,大陸手機專利特殊的生態是 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必須經歷的陣痛,未來向歐美靠攏是必然趨勢,如果知識產權得不到保護,大陸的手機產業也很難取得真正進步,手機專利戰的到來只是早 晚問題,並不存在是否會到來的選擇。
  對於所有手機品牌而言,想長久發展重視知識產權是必由之路。
日期: 5/12/2014
來源:和訊網

本文由ipblog整理 转载请注明:转载香港知识产权交易所ipblog

Comments are closed.


design by colwan Power By Wordpress [作者登录]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QQ:2899501835 我们将在7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