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利申请,香港外观设计专利,国外知识产权代理,澳门商标知识产权代理,商标权转让,商标代理,国外商标代理,国外外观设计专利注册,欧盟外观设计专利,国外商标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网文章 > 正文

生態發展 撬動綠色崛起

香港知识产权交易所
四川米倉山茶業採茶姑娘。杜躍澤攝

  採摘蒼溪紅心獼猴桃。劉徽攝

  劍門關土雞養殖環境綠色生態。廣元市農業局供圖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又逢一年春耕農忙之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舊時農耕人每天生活的真實寫照。作為四川省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和邊遠山區的廣元,立足自然稟賦,突出生態優勢,打好「山字牌」,念好「山字經」,全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打造特色農產品「廣元造」獨特核心競爭力,帶領245萬農業人口告別傳統的農耕方式,走上了一條廣元山區特色的綠色農業發展新路子,書寫了現代新型農業產業發展的新輝煌。

  數讀廣元

  成績 /

   2014年,廣元市按照「一主一園三突破」基本思路(即以促進農民增收為主題,以現代農業園區綜合建設為載體和主抓手,在發展優勢特色產業上、扶貧攻堅上、深化農村改革上求突破),推進優質糧油、生豬、土雞、茶葉、蔬菜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全市農業經濟保持了健康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

  園區帶動榮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市

  經過7年持續推進,建成萬畝億元現代農業園區71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達200萬畝,規模居全省首位;打造優勢特色產業基地282萬畝。在農業園區示範帶動下,成功創建為四川省沼氣化市、農產品產地無公害化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市、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市。

  品牌提升「7+3」品牌農業「名利雙收」

  確立了「7+3」品牌農業發展戰略(「7」是指「廣元七絕」即蒼溪紅心獼猴桃、米倉山富硒富鋅綠茶、青川黑木耳、朝天核桃、蒼溪雪梨、劍門關豆腐、廣元油橄欖,「3」是指劍門關土雞、廣元高山露地蔬菜、廣元純黃茶),「廣元七絕」、劍門土雞等農產品全部認證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通過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總數達到284件,通過認證的中國馳名商標4件。「廣元七絕」被評為「四川20個最具影響力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通過品牌建設,「7+3」品牌農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目標 /

   2015年,實現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面積348萬畝、產值214億元,為農民人均純收入貢獻4460元以上。

  2020年,實現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面積368萬畝、產值500億元以上,為農民人均純收入貢獻12100元以上,培育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0家,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產值佔大農業總產值達到70%以上。

  發展路徑

   立足生態 培育特色農業產業體系

  謀划追趕跨越發展,同步全面實現小康,是歷屆廣元市委市政府思考的一個重大問題。在開發資源與保護生態、發展經濟與改善環境,要金山銀山,還是要青山綠水的選擇上,廣元始終將低碳發展作為一種新的發展路徑。

  2013年,廣元市確立了「生態立市」發展思路和低碳發展戰略,圍繞「生態立市」方略,該市出台了《廣元市全面推進綠色農業發展的意見》,確立了推進綠色農業發展新思路,綠色農業步入覆蓋產業全域,涵蓋產業培育、基礎建設、科技應用、農業標準、經營體制、品牌塑造、質量安全等全方位推進的新階段。由此,綠色農業發展上升為引領廣元市農業發展現代化的主攻方向,成為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生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抓手。

  低碳綠色 / 由量變走向質變 引領綠色農業發展方向

  廣元森林覆蓋率高達54.3%,土壤中重金屬含量、農藥殘留量極低。加之又地處南北氣候交匯處,立體氣候明顯,農業資源豐富,大部分農產品既對南方市場具有較強的季節互調性,又可直接進入廣闊的北方市場,是四川和西部地區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的優勢區域。近年來,圍繞優質糧油、獼猴桃、茶葉、蔬菜等特色產業發展,廣元不斷推進農產品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持續大力發展綠色食品,探索出了一條廣元山區特色的綠色農業發展路子。

  先後在四縣三區啟動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創建工程,建設總面積達200萬畝,規模居全省第一。

  蒼溪縣被認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成為全國雪梨、紅心獼猴桃最大的綠色生產基地,旺蒼縣被命名為四川現代農業產業(茶業)強縣,青川縣被列為國家農業部茶葉栽培優勢區域,利州區、朝天區、昭化區、劍閣縣被列為全國蔬菜產業重點縣,廣元綠色農業在全省農業發展格局中的地位加快提升。

  2014年,廣元市開展秸稈還田、免耕覆蓋技術、測土配方施肥等低碳技術和「豬—沼—果、豬—沼—菜」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廣泛推廣。通過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防治普查、建綠色防控示範區等措施,減少農藥使用,全市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9.4%,農產品產地無公害化率達95.3%,遠超全省平均水平。

  低碳農業的發展壯大,為廣元全年減少碳排放110萬噸以上,催生了諸如利州「微田園」、青川「青溪桃源」、蒼溪梨博園、旺蒼茶博園等一大批彰顯低碳、綠色、生態的休閑農業觀光景點。昭化區紫雲村等三個村還入選農業部「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

  產業布局 / 園區建設為載體 打造「長藤結瓜」式產業園

  跳出「就農業抓農業」老框框,不走催耕催種的老套路。圍繞「一主一園三突破」三農工作思路,廣元市以建設大基地、培育大產業為發展方向,產業結構上實施「3+5」優化發展,(即穩定發展、鞏固提升糧油、生豬、勞務三大百億傳統產業)統籌規劃、大力發展木本油料、紅心獼猴桃、茶葉煙葉、蔬菜(食用菌)、土雞五大百億優勢產業,以現代農業園區綜合建設為平台,以創新農業科技和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為動力,不斷形成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優勢產業集中發展區。

  在遭受5·12大地震重創后,為加快產業恢復重建,廣元市結合山區實際,在全省率先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區。2013年以來,在全面完成第一輪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目標的基礎上,持之以恆地推進第二輪現代農業園區綜合配套建設。

  按照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滾動發展、持續推進的總體思路,經過七年的不斷實踐探索,廣元農業園區建設歷經了從農業產業示範園區到園區與新村結合,到園區驅動城鄉統籌發展,再到產村一體、園村相融發展三次提升。2014年,全市建成現代農業園區71個,核心區面積71.8萬畝,覆蓋全市7個縣區、129個鄉鎮28萬農戶,培育入園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360餘家,園區農戶人均純收入突破9000餘元,比非園區農民高出2000元以上。

  在園區的建設過中,廣元市堅持每年建設10個萬畝億元現代農業園區和200個生態小康新村的目標,打破縣級和鄉鎮界限,推行園套園、園帶園、園聯園「群園發展」,跨鄉連線,跨縣成片,集中推進,集約開發。現代農業園區,形成以主要交通幹線、骨幹水網、幸福美麗新村為依託的「長藤結瓜」式農業園區發展格局。

  到2020年,廣元將全面建成現代農業園區100個,基本實現全域覆蓋。下一步,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部署,持續推進園區綜合配套建設,形成「三次產業聯動,產村一體、園村相融」的現代農業園區發展格局,使園區成為引領山區現代農業發展的帶動區,全面小康率先區,城鄉發展一體化示範區。

  農旅融合 / 產業基地「景區化」建設100個休閑農業精品景點

  「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廣元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圍繞生態立市,建設嘉陵江上游生態屏障的總體戰略,堅持把休閑農業與現代農業、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將農業和旅遊有效結合,共促發展。

  一個園區就是一個鄉村旅遊觀光主題,集餐飲、娛樂、休閑、觀光相配套的星級農家樂、生態山莊,實現共贏。以特色產業基地為依託,對具備農業觀光、休閑度假開發條件的產業基地,配套建設步游道、觀景台等農業旅遊基礎設施,增設旅遊標識標誌,推進農業與旅遊業有機融合、互融發展,建設農旅遊結合產業帶。

  截至目前,已在園區內建成3個4A級、4個3A級景區、16個省級以上鄉村旅遊示範點,蒼溪縣成功創建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我們將不斷挖掘和豐富鄉村旅遊的文化底蘊,對鄉村自然、人文、民俗風情資源進行開發和包裝,將民間文化、飲食文化、生態文化融入到鄉村旅遊之中。」廣元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廣元還將依託本地豐富的生態資源,以萬畝億元現代農業示範區為載體,充分挖掘女皇文化、三國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的內涵,把特色產業基地打造成集農業生產、農耕體驗、文化娛樂、教育展示、產品銷售等多元化休閑農業精品景點。到2020年,力爭在全市建成產業特色鮮明、表現形式多樣、農耕文化濃郁的多元化、差異化的休閑農業景點100個。

  品牌塑造

  集中打造「廣元造」區域品牌

  美譽遠播的「廣元七絕」、「雞鳴天下」的劍門關土雞、貴如黃金的「純黃茶」、遠銷海外的高山露地蔬菜……近年來,廣元集中打造的這些區域品牌都烙下了深深的「廣元造」印記。而這些品牌的出爐,儼然離不開廣元出「絕」、尋「鮮」、抓「特」、求「新」的開拓創新,科學發展。

  絕·鑄造品牌

  「廣元七絕」靚麗名片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說到廣元美景,大家常會想到劍門關。談及美食,則是聞名遐邇的「廣元七絕」。自2009年12月3日首次亮相成都以來,如今越發「美麗動人」,現已成為廣元的一張靚麗名片。

  「廣元七絕」絕在生長環境特殊,絕在產品品質獨特,絕在文化底蘊深厚,絕在其久經時間和市場考驗。它的推出,結束了廣元農產品沒有地方區域品牌的歷史,在廣元的品牌打造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鮮·立足生態

  劍門土雞「雞鳴天下」

  「劍門雞,天下知。」劍門關土雞是廣元獨具特色的小家禽,公雞強壯,母雞清秀,毛色鮮亮,腿脛纖長。啄青草、喝山泉、吃昆蟲、棲灌木,飼養于山地林間,集天地靈氣,采自然精華。

  據農業部檢測,與普通肉雞相比,廣元劍門關森林土雞蛋白質含量高18.5%,谷氨酸含量高7%,水分含量低6.8%。推遲出欄時間,多沉積脂肪,肉質鮮美,營養健康。

  近年來,廣元市啟動實施百億土雞工程,推進生態養殖、低碳養殖等現代生產方式,突破發展劍門關土雞產業化經營,力爭到2020年,出欄劍門關土雞5000萬隻,實現產業產值100億元以上,基本建成覆蓋全市的現代土雞產業體系。

  據了解,因劍門關土雞綠色、健康,備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目前該市正重點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劍門關土雞品種(品系),將其打造成中國知名品牌,實現「雞鳴天下」。

  特·開發特色

  廣元黃茶 耀眼新星

  去年農博會上,被譽為「黃金茶」的廣元純黃茶成為一顆耀眼新星。廣元通過與中國農科院茶研所、四川農大、省農科院茶研所的科技協作和攻關,建立黃茶「二園一圃」(良種母本園,生產示範園,良種苗圃),栽培面積近2000畝,總產量1000多斤,由於品種和品質具有不可複製性,單斤售價過萬元,被譽為「黃金茶」。

  香高、味濃、耐泡、形美、保健是純黃茶最大的特點。普通茶一般被開水沖泡3-4次,茶香味就減弱。但廣元純黃茶就算泡上一天,茶香味依然濃郁。是國內罕見的、優質耐泡的,集營養保健、觀賞價值於一體的富硒富鋅高香茶和有機茶,已被國家工商總局批准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記者從廣元市農業局獲悉,下一步廣元將加快擴展純黃茶生產基地,到2020年,廣元市建成黃茶基地5萬畝,實現名優黃茶產量3000噸,產值突破20億元。

  新·探尋模式

  高山蔬菜 走出國門

  廣元發展高山蔬菜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蔬菜上市期比成都以南晚20天左右,比秦嶺以北早30天,對南北市場具有較強的季節互補性。

  曾家山是全國最大的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是四川外銷出口蔬菜示範基地,其產品已在廣州、福州、武漢、重慶、西安、蘭州等大中城市批量銷售,部分產品已出口東南亞和歐盟市場。

  近年來,廣元市通過新一輪「菜籃子」工程、百億蔬菜產業工程的持續推進,持之以恆地發展曾家山高山蔬菜產業,依託四川省農科院在廣元建設的第一個高山蔬菜生產試驗站,進行高山蔬菜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的試驗示範和栽培模式、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的研究應用,制定出高山蔬菜品種生產技術規程,高山蔬菜面積達20萬畝。

  「甘藍、辣椒、馬鈴薯」三個農產品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廣元高山露地蔬菜」成為重要的區域品牌,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了貢獻,目前正按照萬畝億元示範區建設標準進行推進。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劉彥谷陳俊君
日期: 16/4/2015
來源: 嘀嘀看

本文由ipblog整理 转载请注明:转载香港知识产权交易所ipblog

Comments are closed.


design by colwan Power By Wordpress [作者登录]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QQ:2899501835 我们将在7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