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涵蓋12個成員國,占據全球經濟總量40%,這項協議談判的最後階段,生物制藥的專利保護期限成了爭議的最大焦點,對於中國,這個在2015年藥品市場規模就要破1.4萬億的市場意味著什麼?
“無論是TPP還是TRIPS,都是多個國家協定下來的游戲規則,它的影響不亞於WTO。”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於明德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未來,無論TPP協議國家最終商定的生物制藥專利保護期限是多少,中國必須做的是學習與研究,適應這種趨勢,學習轉變。
據外媒報道,目前生物制藥的專利保護期限是TPP談判必須攻克的一環,因各方的需求不一。美國最初希望在TPP協定中設置12年的專利保護期限,與美國國內法律規定一致,遭到TPP成員廣泛反對後同意縮短為8年,但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智利等談判成員國僅同意設置5年的專利保護期限。目前此協議還沒完全敲定。
上述提到的保護期限,其實是指數據保護期限,按照WTO的規定,中國目前實行的保護期限是6年,在TPP協議國內部,保護時間長短,對藥企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按照8年進行規定,這一條款明顯是對創新型國家有利。”於明德分析。
北京鼎臣醫藥咨詢合伙人史立臣接受記者采訪認為,從目前來看,TPP對醫藥行業的影響不會那麼快顯現,但影響的應該是出口較多的藥企和醫療器械企業,因為中國以仿制藥為主,實行TPP後,如果保護期限延長,有可能會影響到海外市場。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化學藥品市場以仿制藥為主,國內醫藥市場八成以上為仿制藥。
這個保護期限的規則,在一定程度上對未能擁有足夠醫藥專利的國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民間智庫公共衛生治理項目負責人賈平以及中國社科院教授邱仁宗曾在2015年發表的一篇名為《TPP框架下的藥品專利保護爭議》的文章裡就算了一筆賬:“以越南為例,最新的研究估算越南僅在艾滋病上的花費是每個病患304美元,該國目前的艾滋病治療總預算是2500萬美元,可覆蓋68%的該國病患……而一旦TPP的知識產權專章得以通過,則每個人的成本會迅速漲到501美元,其當前預算只能覆蓋30%的病患。”
文章認為,此舉將“大大增加了國庫負擔。過度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不僅對於窮國,而且對於中等收入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場噩夢,並會大大增加這些國家在技術上對富國的依賴,從而長久地淪為政治附庸,而且會嚴重妨礙對全球疾病蔓延(例如艾滋病、流感大流行等)的預防和控制。”
於明德認為,雖然中國還沒有加入TPP,也應該積極適應這個趨勢。目前中國是仿制藥大國,基於這一點,就應該加速鼓勵創新,畢竟即便是8年的期限對所有國家都是一樣的,在這個層面上是公平的,同時創新也是大趨勢,“行業必須要適應它,而不是排斥它”。
史立臣認為:“就國內而言,TPP是一個趨勢,國家應該更加重視創新藥、新藥審批,甚至中醫藥的標准規范的制定,加速與國際接軌。”
於明德表示,從整體來看,TPP中提倡的負面清單和國民待遇也值得國內醫藥領域借鑒,“負面清單數量越小,越有利自由貿易,這在醫藥行業也是一樣的”。
日期: 15/10/2015
來源:MASTV:澳門澳亞衛視